还真没认真思考过,但总觉得小学一定要有男老师,否则,后代没了阳刚气,不利于民族的发展。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第一次进农村的一所小学上学,几乎没见到女老师。第二次进我们村的小学时,就有一个女老师。迨至来到城市的一所小学,眼前一亮,敢情女老师这么多,几乎占了一半,男老师却少了些一一时间是1965年。
这些男老师的存在,对我们男孩子来讲,是一种震慑,也是一种效仿。潜移默化地培养了敢想敢干的一代。
时间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一所中学的学生,还是一个高中生,被学校外的鱼贩子给赖上了一一情况是学校门口两侧就是一个菜市场。距马路一米多是供卖菜的水泥台一一鱼贩子弃台不用,却将死鱼搭在马路的道沿上,斜放成一排。学生中午放学时,不免人車(自行車)拥挤,结果这个同学踩到了搭在道沿上的死鱼,被鱼贩子给赖上了一一楞是被勒去了5块钱。
一一听到这件事,感觉特别窝nang:为这个同学、为这个班的同学、为这个学校的同学!
这个同学本该据理力争,这个班里的同学本该出手相助,这个校的同学本不该袖手旁观一一没法!教育使之然也。阳气不足。
若干年后,跟我班学生坐在一起。我问学生:对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老师,最深的是你说谁上咱班欺负咱们同学时,掂起凳子给我打。俺原来老师都教育我们: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想想也是,这就是我说的。这就是男老师对学生的影响。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汤圆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20886267@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