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嫁汉嫁汉穿衣吃饭。
五几年有饭吃的家庭,老公身体好,担的起放点落,力气大,不被别人欺负,媒人串通父母几句话就成功。曾经有个户头,八兄弟一间现房一套老家俱收了五个媳妇,后面三个外调当了工人才沒利用。
六几年,找老公要有住房,单家独院,对方没有兄弟,单车,手表,缝纫机,房间里家具一般是旧的或父母,或祖上老家具加一次油漆移动入新郎新娘房。普通人要具有一门技术,成分历史出身好,贫下中农,参军,退伍军人,工人就是最抢手的对象。
七几年男方多少套衣服,彩礼开始上千。女方多少套被子,家具行李,讲究多少人到女家接嫁妆。
八几年开始闲置媒婆,既使媒人引线,举行婚礼时媒人早丢了。追求卓越完美,父母退休工人,儿子个体户,大兴彩礼……。
九几年至现在一套结婚程序至新娘子进房一百多万不在话下。
现在男多女少,房,车,钞富足,就是奇缺女子。一应俱全无对象开支。从现在开始全民共同倡导,生女孩国家直接奖励,补助。
历代没有男女婚姻的高标准,社会不会快速发展,没有婚姻的高规格追求,犯罪分子,缺德,无品质人员会层出不穷。谁愿意嫁男坏蛋,谁愿意找女流氓。
婚姻规格参数高,对人类文明进步有特大好处。
七十年代嫁老公(三转一响)
自行车
缝纫机
手表
收音机
当时很多农村家庭还达不到三转一响的生活档次,经过近几十年发展一一一
当代嫁老公城市要有房子,代步要有车子,银行要有票子。
当代农村很多人都进城
房子(按揭)
车子(按揭)
银行票子永远是负数。
由于女性虚荣普遍,立逼小康路上的风采化做市井房奴、车奴。
超前生活一一一
能够超前生活也算很人,尽管很难还清(按揭)债务,但过着明市亮街的城市生活心里舒服。
不同年代的嫁老公完全脱离了以爱情为基础的家庭生话,青梅竹马只能是一种说法,不见动机。
以金钱物质为基础嫁老公,最起码少奋斗十年甚止几十年何不前往。
嫁老公标准越高,相对男士光棍越多。
六七十年代,嫁老公嫁当工人的人,的确人生路上走对了方向,后来的日月证明。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到中期,我到今日仍记得我们年轻时流传的姑娘们找对象的顺口溜:
一干二工三军人,铁匠木匠手艺人。
一干:主要是指公社干部,包括事业编制人员;二工:包括供销社的售货员、旗(县)里企业员工等;三軍人指现役和退役军人。铁匠木匠就不用解释了,手艺人就是有一技之长的人,比如我会默写当时发表的39首毛主席诗词,也算有一技之长。因为我听当年的公社
宣传委员说:全公社仅有我一人会全部默写。
简单的解释一下:当时赤峰市巴林右旗的经济文化都相对比较滞后。农村姑娘们受教育较少。文革之前我们村里两个生产队,400多口人,没有一个姑娘上过初中。大多数只读过两三年书,还有很大比例的姑娘们因家里孩子多,大孩照顾小孩,重男轻女等因素,从未进过校门。姑娘们嫁人都比较早,一般都在20岁左右,但她们也有心中的梦想,那就是以上的几句顺口溜,但绝大多数都没有实现。
其实,这就是个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事,在婚姻大事上的直接反映。
不同的时代,年代,因为有一定的特点和局限性,导致了,择偶有不同的要求和追求。
这里说的是女青年找对象,和男青年选媳妇还真有点不一样。那我们就先来看一看,女青年的具体选择倾向以及变化。
1.解放前,追求地主,富农,城市小业主,当然了,如果是民族资本家更好。
2.解放初,追求进城干部,解放军军官。建设国家的,工农业生产中的劳动模范。
3.50年代,追求抗美援朝回国的“最可爱的人”。追求小学,中学教师,农村的“乡,村干部,供销合作社营业员”。
4.60年代,追求工人,穷下中农,解放军战士。追求“工宣队,军宣队”成员,以及各种“革命左派”,“革委会”成员。
5.70年代,追求“一有钱,二有权,三有听诊器,四有方向盘”。追求各行各业的服务人员,特别是“卖肉的,卖粮的,卖菜的,卖药的”。
6.80年代,追求下海创业成功者,个体户,小工厂主,农村养殖大户,城乡“万元户”。追求新兴起的“演说人才,演说家”。
7.90年代,追求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教师,医生,律师,总经理,董事长,知识分子,科研人员,科学家。
8.00年代,追求暴发户,拆迁补偿户,农村占地户,买彩票获大奖者。追求画家,艺术家,音乐家,甚至“音乐人”。
9.10年代,追求演艺明星,富二代,农村土地承包大户,新型农场主。特大城市里,也有个别人,追求外国人。
至于男青年选媳妇,下篇文章再说吧!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汤圆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20886267@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