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大体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孕育阶段)
即从先秦到西汉。蚩尤文化是梅山文化的祖源文化,蚩尤是梅山文化的始创。越人的迁入与土著居民的融合,不论是生产方式还是生活习俗都逐渐被同化,西汉时期各方面都很稳定繁荣,梅山范围内的居民安居乐业,为梅山文化的形成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2.第二阶段(发展阶段)
也就是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这个时期,梅山地区相对安定,居民生活稳定,生产力得到发展,开荒种地、旱地变水田,梅山文化与外来文化相融合,西晋末年中原移民进入湖南,隋唐时期又有大批汉人迁入梅山,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入,从而促进了梅山地区的农业发展,改变了梅山单一渔、猎的状况,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方式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3.第三阶段(成熟阶段)
唐末到北宋前期。公元887年,梅山人切断了鼎澧到邵州的通道,北宋朝廷设立了梅子、七星、首溪、白沙、蜉蝣五个寨子,想以此困住梅山人,让其自生自灭。梅山居民在缺衣少食、疾病灾害、朝廷追杀围剿的环境中,团结一心,不屈不挠,顽强拼搏,并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不断交流,为创造和巩固自己的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第四阶段(发展阶段)
公元977年,朝廷对梅山地区的土著人进行剿杀,禁止梅山人与汉人勾通交流,有地不让耕种,不让放牧,迫使部分梅山人外迁他乡,有的迁至湖南西部和西南部,有的远迁广西、广东、贵州、云南等地,同时也给所迁地带去了具有特色的梅山文化。公元1072年,朝廷分田地,分耕牛,办学校,改变了梅山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习惯习俗,梅山地区也逐渐进入了封建社会。
5.第五阶段(创新阶段)
自古以来,就有梅山学者对梅山文化进行记录、整理、关注、研究,但从文化理论的角度系统的研究则是近20多年来的事。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梅山文化的概念在学术界被正式提出并逐渐形成。
如今,对梅山文化研究已成燎原之势,如火如荼,已成为热门课题。
从上述五个阶段来看,梅山概是一个历史地里名词,也是一个文化符号。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文化,只要是受梅山文化的影响,它的文化成份中就有梅山文化。
梅山起菊花井为頭,松竹泪水而\浇,眼观老书铁证,经中连而诚意,知满竹侯大冲,出夜郎续蚩尤,看史记而安石,困干山起童公,凿龙门取金剑,翻历史载西京,挖根据凭晋绅,撇捺人文出雕刻,画地方出图案,破开封出神灵,捉鬼怪传道教,藏后周载大唐,续资源开城坪,堤上度登青云,出燎原有书记,论科头对冷暖,分东西出南北,称横赤道长短,量大树出陈留,开张载立新化,传臭味闻萸江,立新安益马迹,治五溪出库存,仰天下看梅易,卧槽离冲座石,困洞庭住表明,知江南流平溪,认祖宗归谱蝶,喊蛮蛮出耕种,立牛栏而粪便,流肥水出根据,存裤当穿戴住,出楚离骚太华,立汉书兀开元,明宋史元清载,装文明建板楼,卸货物出快递,工程车拖残物,流霞光洋海外,出小洋看大坝,塘井盖世文明,名山失遗干秋,开鸿基起万历,出谱写载上梅,传子孙知安公,平真假验身分,出解放裔后传,载干秋立大业,出正宫封娘娘,家兴望月来满,圆天罡看梅易,礼章淳盖梅山……隅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汤圆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20886267@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