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幸运四叶草。
最近杨坤吐槽喊麦《惊雷》恶心,原唱回应:比你任何一首歌都火在抖音包括各大平台上了热搜榜。
事情的起因,是因为杨坤的直播间里,有个粉丝想让杨坤唱一首在抖音上很火的喊麦歌曲《惊雷》,杨坤那是一顿猛怼:难听!俗气!这都不能叫一首歌!
《惊雷》的原作者MC六道也做出了回应:音乐不分高低贵贱,存在即合理。顺道也diss回杨坤一把:你看惊雷现在多火,比你任何一首歌都火。
怎么评价这场有些许可笑的风波呢?首先,我想说的是音乐的确不分高低贵贱,但始终有一个门槛。
我并不认为喊麦算是一种音乐形式,它并没有踏入音乐这个门槛或者圈子,并且无论对于听众还是创作者,没有人希望这个门槛被踏平。这个门槛一旦被踏平到念念打油诗就能受欢迎的地步,我觉得是很悲哀的。
现在有太多粗制滥造的歌了,制作成本低,谁都可以做音乐人,这并不是一种艺术音乐大众化的体现,我们所说的大众化是指好的东西传播开来,而不是指随便创作一个什么东西,我认定它非常好,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
MC六道说:给人快乐的音乐就是好音乐。这句话我寻思咋有点不对劲。就像前几日大红的“淡黄的长裙,蓬松的头发”,我当然觉得快乐,但是我不会把它和好音乐联系在一起。你把“给人快乐”作为做音乐的标准,那很可能大家会把你的音乐当笑话看。
喊麦几乎没有创作门槛,很容易被说出来,注意是“说”而不是“唱”,它更像是中国传统快板或者二人转的一种奇怪分支。对比说唱,它没有曲调,它听起来有点烫嘴,只是押韵,但不在曲调上,配合的音乐有点像Hard Bass,重低音劈头盖脸,似乎企图在用“咚次打次”掩盖它词不合节拍的事实。
其次,对于MC六道所说的“存在即合理”,
曾经另一位喊麦大明星天佑就在曾某节目中口出狂言说:“凭借喊麦,凭借我如今的人气,我成为大明星只是时间问题”,这种幼稚的狂与傲,像极了今天飘了的喊麦er们。天佑的直播间里带动了很多不良价值观的导向,比如他的《溜冰神曲》,有教唆人吸毒的嫌疑,这就已经突破底线了,带来了很严重的社会影响。
他的成名作《女人你们听好了》,充斥着恶臭不堪的牢骚和无奈,甚至最后转变到直接的咒骂和脏话,这难道也是一种存在即合理么?后来呢?MC天佑直接被封禁。
2018年,央视《焦点访谈》最新一期节目中,明确提及了其被封禁的原因——主播天佑在直播中谈及色情话题张嘴就来,用说唱形式详细描述吸毒后的各种感受,相关部门依规对其实施跨平台封禁。所以你看,直接变成了“不存在”。
当然这次的争论中也有站在MC六道的立场上辩护的,认为天佑的喊麦简单纯粹,缺少技巧,朴实无华,说这首惊雷饱含乐观和无畏的态度,艺术的严格与教条组织了多样性和参与感。
一个最本质的问题,音乐是有门槛的,但这不意味着好的音乐就是复杂华丽的,比如我们看到张尕怂,用三弦唱西北民谣小曲,整个过程是非常放松,也是简单的。至于喊麦,有人说里面饱含乐观与无畏的态度,我是没品出来这层味道。
我一直相信好的审美能够让人活得更有尊严的,别人在阳台歌剧,你在那“惊雷!这通天修为”,甚至满口不能播的“麦词”,真的令人尴尬。
杨坤Diss喊麦,我看他是不懂喊麦,不懂喊麦的生存逻辑,它们就像狗皮膏药一样,扒上热度紧抓不放,管他好名声坏名声,只要是热度就可以。
其实本来这完全是两个毫不相干的圈子里的人,但因为直播时一句尴尬的要求,陷入了一场风波。这让我想起了那个曾经在周杰伦演唱会上点歌《学猫叫》的粉丝,这次的惊雷和学猫叫事件一样,我都想骂一下那些提要求的人,如果你是本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提出这样的要求,那是你的为人素养的缺失;如果是真的想听《学猫叫》或者《惊雷》,那就是审美素养的缺失。
音乐是不分高低贵贱,但请麻烦先努力踏入音乐的门槛再替自己辩护。
欢迎大家评论区交流讨论……
初听《惊雷》只觉得俗不可耐,再听《惊雷》仍然觉得俗的不行,我也很想问,这能算一首歌嘛?
可能各位会说了,那都觉得俗了怎么还有二遍三遍的听,那是啊……这歌现在太火了,想不听都由不得自己。
您看那歌词:惊雷 这通天修为天塌地陷紫金锤。这嘛意思,嘛含义,完全就是群魔乱舞,胡拼乱凑。除了有个动词打次以外,没有旋律,没有故事。不好意思,这次我站杨坤。
在我看来,歌曲——传达的是一个态度,一种情感,或是讲述一个故事,以次来达到和听众的共鸣。而最近火起来的喊麦,我一直都很迷惑,这为什么会火?从《一人饮酒醉》到《惊雷》,都没有任何编曲的技巧,就像数来宝,到数来宝好歹也有一定的故事性,好像喊麦,只有节奏而已,歌词也在一味的迎合节奏,迎合押韵。如果说这是rap的另一种形式,我还真表示质疑,rap有flow的变化,有完整的中心思想,喊麦好像……只是为了气氛罢了
当然我也同意《惊雷》的原唱作者,音乐不分高低之分,但这首歌……严格意义上都不能算作是一种音乐。我认为在音乐的创作上还是要保持严谨,好的音乐给人以享受,以启迪,而一味的被这样没有任何营养的歌充斥网络,只怕还在成长的孩子们没有办法树立一个有价值的审美能力。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汤圆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20886267@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