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强调丁克养老送终问题的人,大多没什么文化,也没有见过什么世面,多数没有在西方发达国家生活工作过,最多也就是报团旅游几天。这些人还有个特质,就是特别自恋自我自信过头,而且有着极强的控制欲,总喜欢用自己的脚去量别人的鞋是否合适,喜欢当国际警察。中国在市场经济的道路上一路走来,一晃已经四十年了。从当年的限发肉票布票粮票,到今天商品房过剩,中国其实都是在参考和遵循西方发达国家的很多经验。如今中国的养老市场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服务市场,与四十年前的中国不同的是,如今逐渐迈入老龄化的国人,从五零六零直到七零,国人的钱包已经不再干瘪,百万千万乃至亿万的家庭遍地都是。他们不仅有经济能力,同时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成熟,这批即将考虑养老的国人会促成中国乃至世界的资本的高度关注。倒退三四十年,谁敢想象中国的汽车数量和商品房,谁能想象中国的豪华五星级酒店的数量,谁能想象中国的奢侈品牌的拥有量。同样的,二三十年后,资本面对有雄厚消费资源和能力的中国养老市场,一定会再现令世界惊讶的养老服务与设施。那些在今天总是用井底之蛙思维二三十年后中国人养老问题的人,终将被历史所嘲笑。
我是一生未婚骨灰级剩女,身体差各方面都比较脆弱所以很怕吃苦。怕老了受苦受罪所以只想活到68岁,多一点都不想要,只要死的舒服。
打算60岁以后开始研究怎么死舒服一点,日本的“安乐贴”是我的终极梦想,据说它贴在脖子侧边几分钟内自然长眠,无任何痛苦。
人与人之间的悲欢是不相通的,我知道我们这种人很小众。但是我要说,向死而生才是坦然而无惧的。你会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放得开,心无挂碍的做喜欢的事情,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与真正喜欢的人交往,不虚度每一寸光阴,因为我不打算活很久所以更加珍惜当下。
前几天与一个做房地产中介的小女孩喝茶,觉得很喜欢她的脾气性格,想过将来老一点找一个这样的小女孩与我同住照顾哀家一下[偷笑],签订协议,我死后 房子财产给她。如果碰见有缘人,对方愿意的话,这样也好。
1.晚年生活有些孤单。
人到晚年更加希望看到子孙绕膝的样子,但是对于丁克家庭来说,子孙绕膝完全实现不了,这也使得他们的晚年生活显得更加孤单。
没有小辈的陪伴,只有两个人彼此相依,这样的生活境况难免有一些落寞。
2.晚年养老是问题。
丁克家庭往往只有夫妻两个人可以彼此依靠,在养老的问题上会显得很没有保障。即便是拥有充足的资金准备,老两口也只能在养老院或者是一些敬老机构度过。
如果资金条件不允许,那么晚年养老就更加是一个大难题。
3.后悔没生育
人在不同阶段的想法是有所不同的,也许晚年时和年轻时对于生活的看法和选择会有不同的见解。
如果年轻时选择了丁克,但是到了晚年时,却为曾经的选择感到后悔,这势必会成为一种不可回避的人生困扰。
其实丁克家庭的选择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每个人都应该为自身的选择承担责任和后果。一时冲动或者是盲目跟风,这并非是恰当的,了解内心的真实想法,对自己多一些了解,才能够做出不后悔的决定。还好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现在养老问题也不必太过担心,请不必为这些问题太过担心,只要自己的过的开心,我们只是看客,评论也只是见仁见智?
也不一定能活到老,活到等人来送终的岁数。社会内卷成这样,现在因为忙事业放弃子嗣后代的人,经济一般都是可以的,但身体状况就不一定可行了。
我一个远房亲戚,结婚十多年,忙于工作一直没有要孩子,本来打算35岁有了更多积蓄再敢要孩子,结果19年夏天一个晚上加班突然猝死了。公司补贴了14万。
14万不过是我那个亲戚半年的工资,却买了他的命。说句难听的,如果没有科技帮忙,未来的人只会越来越短命,疾病年轻化的现象真的太明显了。
其次,有了孩子也不一定能养老。啃老没出息、不孝的孩子有的是,你怎么就知道你的孩子就可靠呢?
没有把钱投资在孩子身上的人一定会把钱投给自己。
事实上,别管有木有孩子,只要有房有钱,买好保险理财产品,不说万事俱备,也可保平安顺遂。
生病了,没钱有孩子也不顶用,孩子可能会嫌弃你鄙夷你最后放弃你,还不如自己存钱,安心点。把个人养老事宜委托给机构会比家人专业可靠理性,既不用躺在床上听他们牢骚抱怨,也不用担忧自己什么时候被放弃。
未来个人养老绝对是发展趋势,私立养老院、社区养老也会变成一个服务。这个社会很实际的,只要需求,就一定能促进生产。
至于如何找一个有保障专业的机构做养老委托,完全取决于个人财富。所以有娃没娃不是最重要的,有钱才真正有保障。
大多数选择丁克的人,都不焦虑自己未来的事,因为他们忙着赚钱给自己养老。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汤圆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20886267@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