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农历三月初三,就想起杜甫的名作《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农历三月初三古称上巳节,和水相关,也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轩辕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图为人们穿上汉服过上巳节)
魏晋以后,三月初三正式成为汉族的上巳节,是一个水边饮宴、郊外游春踏青的节日,并缅怀始祖功德。晚上,家家户户还在自己家里每个房间放鞭炮炸鬼。
(上图为“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丽人行》插画,上巳节游水踏青的美好节日)
各地汉族三月三的风俗大同小异,就是水边宴饮和郊游踏青,因此不多介绍了,下面主要介绍各地少数民族的三月三。
一,广西壮族的三月三日歌圩节:除了汉族,三月三也是中国南方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壮族最为典型,一提到三月三,人们就会联想到广西的刘三姐对歌。2014年壮族三月三还成功申遗。三月三是壮族最古老的情人节,古代壮乡少年少女赶歌坡、抛绣球,“山歌传情,绣球传爱”。壮族人也称“窝埠坡”或“窝坡”,原意为到垌外、田间去唱歌,所以也称“歌圩节”。也有称是为纪念刘三姐,因此也叫“歌仙会”。除了人们熟知的歌会,还要吃五色米饭;男女青年在赶歌圩时还要把染了色的鸡蛋进行“碰蛋”。
(图为吃五色米饭的壮家三月三)
二,侗族的三月三:按照侗家传说,古时他们总是以桐树开花时为插秧节;但有一年桐树没有开花,结果误了农时,只好逃荒到报京一带。为吸取过去的教训,每到三月三人们便吹芦笙唱歌、走访亲友,并相互提醒该忙农事了。侗族多于三月三这天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故亦称“花炮节”。
(图为侗族三月三抢花炮)
三,瑶族的三月三:相传在很久以前,野兽经常出入瑶族村寨,伤害人畜、损坏庄稼。为保卫家园,寨子的民族英雄盘古,率勇士上山狩猎、捕杀猛兽。后来盘古不幸被羚羊用角顶破腹部,当场死亡。那天正是农历三月初三。为记念民族英雄、瑶族始祖盘古,人们把每年三月三日定为记念他的日子,取名为三月三,又名“干巴节”。即每年三月三之前,瑶族男人都提前一个星期到老林狩猎、捕杀野兽,下河捞鱼摸虾,且烤成干巴带回家,按户分配,共享收获的欢乐。妇女们上山采摘小靛叶等天然染料,煮水后染成红、黄、蓝、紫4种颜色的糯米饭,用于敬献盘古。
(图为瑶族三月三的干巴节)
四,布依族的三月三: 三月三是布依族较为普遍的传统节日。贵州贵阳市乌当区新堡乡一带布依族将三月三又叫“祭地蚕”,俗称“地蚕会” 。他们都用炒包谷花作供品,三五成群地来至附近山坡祭祀“天神、地蚕”,祈求天神保佑,不叫地蚕咬死田地里的禾苗,让五谷丰登。祭毕,人们沿田边土坎边走边唱山歌,并把包谷花撒向田土中。
(图为布依族的地蚕会)
五,畲族的三月三:三月三这天畲族家家吃乌米饭。传说,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率起义军抗击官军围剿,以乌稔果充饥而军威大振,于三月三这天突围成功,连战连捷。畲民为纪念此事,每年三月三要吃乌米饭,集会对歌。在畲族民众中,三月三是可以与春节相提并论的重大节日。此日,家家宰杀牲口,祭祀祖先。许多人家往往选择这天举办婚礼。夜幕降临时则举行篝火会,竞相对歌。
(图为畲族三月三吃乌米饭)
六,黎族的三月三:黎族称三月三为“孚念孚”,是一个预祝山地旱谷丰收和打猎丰收的节日,也是青年男女自由交往的日子,人们称它为谈爱日,与海南苗族节日相同。关于它的来历,有个美丽的传说故事。至今在海南省东方市东方镇中方,每年农历三月三,各地黎族青年男女汇集一起,参加三月三盛会,载歌载舞、谈情说爱。
(黎族的三月三称为孚念孚)
七,土族的三月三:北方极少有过三月三的少数民族,但土族是一个例外。其传统的过方叫“鸡蛋会”。届时在寺庙里举行献牲酬祭,请法师诵经跳酬神舞,以禳灾祛祸,保五谷丰登,人畜两旺。与会群众还随身携带许多熟鸡蛋,一是自食,二是相互敲击作戏。
(图为土族的三月三“鸡蛋会”)
其他过三月三的少数民族还有水族、苗族、仫佬族、毛南族等,都有各自传统的三月三节日习俗。
1、王母娘娘诞辰,俗称蟠桃盛会。
2、真武大帝圣诞
真武司职事社稷民生,受到官署和民间的崇拜。道教于其诞辰举行隆重的朝科祭祀,衙署官员和平民百姓亦至真武祠敬香,有的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有的祈生育子女,有的祈求延年益寿,有的为病人祈福早愈。
3、轩辕黄帝圣诞,也有说是在这天祭拜祖先(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区)
4、盘古大帝圣诞
(1)广西地区的壮族,在这天祭拜盘古大帝和祖先,年轻人也会走上街头对山歌。
(2)盘古被道教吸收改造为元始天尊,在这一天也会有祭拜仪式。
以上说的都是古老的习俗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农历三月初三在三月三省形成了新的文化,这一天,三月三省的精英们,祭祖时“坟头烧报纸——糊弄鬼”,祭祖后,说鬼话糊弄人,号称有五千年的文化传承,比西方的愚人节和万圣节历史更为悠久,内涵也更加深厚,人和鬼在同一天一起糊弄,目前正在计划申请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听说韩国也有此计划,但也只是听说,还没有看到确凿的资料。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汤圆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20886267@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