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原来并不是叫韶关的,韶关原来叫韶州。下面,我就为你详细介绍一下韶关的历史。
![韶关为什么叫韶关图1](/wp-content/uploads/2022/12/1670476888_6391745849294.jpg)
韶关,广东省地级市,古称韶州,因韶石山得名。韶关历史悠久、古老文明,是“马坝人”的故乡,石峡文化的发祥地。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设曲江县,属桂阳郡,治所在今韶关市区东南莲花岭下。曲江县有2100多年的城市历史。
三国吴甘露元年(265年)设始兴郡,曲江县为始兴郡治所。东晋时移治今韶关西南。
隋开皇九年(589年)改设韶州府,因州北名胜韶石山得名。
![韶关为什么叫韶关图2](/wp-content/uploads/2022/12/1670476888_639174584abec.jpg)
唐为韶州治。五代南汉移治今韶关市。此后元、明、清皆为韶州路、府治。
民国时期,先后设广东省南韶连绥靖区、南韶连道、岭南道、南韶连行政区、北区、西北绥靖区、第二行政督察区等。
1943~1945年,设省辖韶关市,为广东省临时省会。
1949年11月,广东省设北江临时行政委员会,在曲江城区设韶关市,辖曲江县等17县市。
1950年,北江临时行政区委员会更名北江专区。
![韶关为什么叫韶关图3](/wp-content/uploads/2022/12/1670476888_639174584bd22.jpg)
1952年,后改设粤北行政区、韶关专区、韶关地区。
1966年,曲江县移治今址马坝镇。
1975年,韶关市升格为地级市,辖曲江县。
1983年,撤销韶关地区,所属县并入韶关市。
![韶关为什么叫韶关图4](/wp-content/uploads/2022/12/1670476888_639174584d755.jpg)
韶关因舜帝南巡奏“韶乐”而得名,唐宋诗人韩愈、苏东坡、杨万里等都曾留下歌颂韶关山水的名诗佳作。孙中山先生曾两度率国民革命军在韶关誓师北伐。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和南方三年游击战争都在韶关留下足迹。抗战期间,韶关为国民党战时省会,中共广东省委、粤北省委也曾设在韶关,领导全省敌后抗战,是广东抗日救国的大本营。韶关有99个镇(街道)4796个自然村属革命老区。毛泽东、朱德、邓小平、彭德怀、陈毅等革命家都在韶关战斗过。
![韶关为什么叫韶关图5](/wp-content/uploads/2022/12/1670476888_639174584eddc.jpg)
韶关素有“岭南名郡”之称,是古代中原文化和南方百越文化交汇之地。客家民系聚居地之一,保存有客家围楼300多座。[26] 韶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古就是连接海陆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中原文化、岭南文化以及外来文化在此交汇融合和创新发展,在历史长河中,以石峡文化为开端,形成了珠玑姓氏迁徙文化、禅宗文化、红色文化、工矿文化、客家文化、瑶族文化等具有地方特点的“韶文化”。韶文化是指韶关本土历史文化,是韶关先民在韶关地方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和。韶关是客家人聚集区之一,境内珠玑古巷、梅关古道等都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千年历史的南雄珠玑古巷是广府人发源地。,古代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也是海外千百万华侨的祖居。
![韶关为什么叫韶关图6](/wp-content/uploads/2022/12/1670476888_639174584fdac.jpg)
韶关原名韶州,取自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因城东北的韶石山(霞风景区的一部分)之故,取“韶”字为地名。明代嘉靖二十六年(1574年),韶州城武江河边开设税关。清代康熙九年(1670年)又将南雄的太平关迁移至浈江河畔,后又在北门外增设税关,南来北往的人都称之为“过关”,韶关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韶关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秦始皇平定两后广,在今广东境内设置南海郡。韶关属南海郡管辖。三国末年,吴主孙皓于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始析桂阳郡南部地区置始兴郡,治所在曲江(今韶关市区),是为韶关立郡之始。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韶关称为韶州,但不久即废。1914年至1920年间,在省之下曾一度改道,把前清的南雄府、韶州府和连州府合并,称为南韶连道,后改称岭南道(道治在韶关)。实际辖区与今韶关市境完全相同。1975年11月韶关市升为地级市,辖曲江县。1983年地市合并称韶关市。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汤圆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20886267@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