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先说在前面:平安夜吃苹果只是中国人自造的,西方国家平安夜是没有吃苹果这一习俗的
圣诞节的前夜,在英语里是Christmas Eve,汉语把它翻译成了平安夜,所以平安夜和圣诞节的关系,就像我们的除夕和大年初一一样
为什么前面我说平安夜吃苹果是中国独有的呢?因为咱们中国人特别看重谐音,比如过年吃鱼,寓意年年有余,盘子碎了,又称岁岁平安,所以当平安夜这个洋节出现在我国人面前时,咱们的传统文化思想再起波澜,也用谐音的方法给这个舶来品想出了一个必吃的食物,那就是和“平安”有点谐音相似的“苹果”,都有个ping的音吗,寓意吃苹果平平安安
我有个美国的朋友,他去年第一次在中国过平安夜圣诞节,平安夜的那天,公司前台小妹给每一位同事发了一个用精美盒子和彩纸包装的苹果,我那美国朋友很不解地问道:“今天怎么全员发苹果,是谁过生日吗还是公司的下午茶福利?怎么一个苹果还要包装得这么精美?”
前台小妹告诉他,因为今晚是平安夜,所以要吃苹果啊。我那美国朋友一脸懵,自己自美国过了20多年的平安夜竟然不知道还有吃苹果的习俗,后来他才知道这是中国根据谐音法独创的一种过平安夜的方式
这也再次让大洋彼岸的友人了解到只要过节,哪怕是洋节日,我大中国都会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发明出一个“吃”,做一名吃货,我们是专业的、认真的!
其实这几年在中国的一些洋节,不管国人们过不过,城市里好像都会笼罩着这样的氛围,好像在提醒你,比如平安夜的苹果,情人节的鲜花巧克力等,所以这些洋节的衍生品也离不开商业的炒作
像昨天平安夜,我晚上下班回家路过楼下一个小水果摊,平时都10元3斤的苹果,昨晚居然都被摊主包上了漂亮的彩纸,卖2块钱一个,说实话,要不是看到这包装的苹果我都不知道昨天是平安夜呢
我还记得上高中时,小卖部的大叔和大婶在平安夜前一天就开始忙着用彩纸包装苹果了,包完以后,就卖1块钱一个,我还记得当时我们班很多女生都等着苹果涨价的这一天,也就是平安夜这天去买苹果
就这样,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再加商业炒作,平安夜和苹果成了绝配
但西方国家并不是这样的,很多西方国家的平安夜就是和家人一起吃顿团圆大餐,或是吃一些甜品,或是饮酒自嗨,或是相互送一些小礼物,所以平安夜吃苹果,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圣诞习俗
为什么圣诞节一定要吃饺子?
圣诞夜搞烛光晚宴不过是对这个节日苍白且粗鲁的揣测,是不求甚解的狂欢,要想真正的过好圣诞节,你还得吃饺子。关于圣诞吃饺的官方记载最早可追溯至英法百年战争时期——法王腓力六世根据古罗马“圣诞吃了饺,长生又不老”这一谚语,命令前线的骑士们于圣诞节当日起锅煮饺,以求上帝保佑战事进展顺利。
有学者声称法军那天炖的其实是腰花,因为法王的皇室口音太过拗口,前线指挥官误把饺子当作了腰子。至于“圣诞吃了饺,长生又不老”这句话,则是出自罗马元老院的某位大人物之口,据推测是屋大维亲信讲的,因为屋大维经常想到啥就说啥,并且他极有可能去过沈阳看冰雕。在工业革命之前,万物初开,一切事物都尚处蒙昧边缘,圣诞吃饺还未变成无法挣脱的习俗。
1683年的维也纳战役中,波兰翼骑兵率先突破了奥斯曼帝国的防线,守住了欧洲的大门——战后,这群由波兰国王率领的骑兵被外界称之为上帝之矛,又因为翼骑兵背部有形似双翼的装饰,冲锋时,就像即将下锅的饺子,所以也有人尊称他们为上帝之饺。当地居民为了纪念他们,每年圣诞节都会吟唱英雄的歌谣,同时也要煮上二十个饺子,蘸着醋,韭菜馅,一口一个,庄重的吃完。但这也只不过是区域性的文化呈现,时至今日,当地的吃饺传统已经变为了旅游业的创收项目,就如同川西的锅庄舞那样,只要给了门票就能玩,多少已经丧失了其本有的意味。现代意义上的圣诞吃饺传统,其实是来源于十九世纪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当时,瑞典探险家马提亚斯在我国辽东半岛首次发现了野生的猪肉大葱馅饺子,而猪肉大葱的谐音,在瑞典语里的意思为“神的最后一次晚餐”,根据主语变化的不同,亦可翻译为“为神降而就餐”——总之,猪肉大葱馅这几个字很牛逼,在瑞典人眼中,这就像是旧约里的格言,或是先知的呓语。之后,在船长泰勒斯·吉利普斯以及马提亚斯的劝说下,铁岭御厨陈春跟随他们来到了瑞典——因为圣诞节所具有的宗教底蕴,陈春的猪肉大葱水饺很快就与圣诞节捆绑在了一起。
“圣诞吃个猪肉饺,上帝每晚听你唠”是当时人尽皆知的一句话。
到了十九世纪中叶,圣诞吃饺这一习俗扩散至了莱茵河地区,而后遍布全球。二十世纪初,因为消费主义的盛行,圣诞夜吃大餐逐渐变成了主流,而坚持圣诞吃饺传统的豪门,仅剩罗斯柴尔德家族与东非草原的图拉瓦拉王朝——后者近几年又因为国王去南非打工而灭亡。
末代皇帝在南非过圣诞节时,曾对BBC的记者讲过这么一句话:当你准备在圣诞夜吃豪餐,你首先要思考清楚,你是想当一名被消费主义压迫的普通人,还是想成为一名真正的贵族,思考清楚,朋友。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汤圆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20886267@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