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来捋一捋爱情和“彩礼”的关系。
对于爱情的理解我觉得应大同小异吧,咱们先聊聊“彩礼”。
彩礼又叫聘礼,是古已有之的一种婚嫁之礼。彩礼的真实意义在于男方家庭向女方家庭表示的,对男女联姻关系的认可和诚意,含有男方“期请”的成份在里面。
“聘”是“请”的意思,有的地方也叫“聘媳妇”或“请媳妇”嘛。那么“请人做媳妇”备“聘礼”便是天经地义的了。
最初的聘礼仅是婚礼仪式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乏有家境殷实的男方,聘到称心如意的媳妇,心甘情愿而又兴高彩烈地送女方一份价值不菲的聘礼,也在情理之中。从这个角度讲,聘礼的多与少是一个家庭跟另一个家庭的事(西方人结婚是两个人的事,而中国则更多是家庭与家庭之间的事,虽然结婚的是两个人),而与两位新人没有多大关系。所以,聘礼跟爱情没有关系!
而神奇的是,聘礼这个事发展到今天,被其他人赋予了其它神奇的含义,比如说:价值不菲的聘礼是女孩未来婆家生活的保障;是衡量男子对女子的爱有多深的标尺;是男方娶妻的成本(结婚要你几十万的彩礼,看你敢不敢轻易离婚)等等等等。
聘礼变味了!
细心的人会发现有好多海誓山盟的恋人之间谈婚论嫁的过程中,因为聘礼分手了,这不奇怪吗?前一段时间网不是有这样一则新闻嘛,男子为结婚买车买房,筹借巨额彩礼,到了娶亲那天,女方不开门,索要9999元开门费,以表示长长久久。结果,男子一生气,把伴娘抱上车娶回家了,可是真的把伴娘娶了!
为什么聘礼会被赋予这么多新的含义呢?是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是物欲横流的社会把人变的“狡黠”,把原本唯美浪漫的婚姻金钱化了!
男婚女嫁,男的要娶妻,女的要嫁人,本应是两个人各自人生旅程开启共同新篇章的历史时刻,为什么一定要把男方借婚姻之名方在案板上任意蹂躏呢?有多少真正的爱情能经的起这样的蹂躏呢?又有多少真正相爱的人因为彩礼在结婚的同时就打上了隐隐的裂痕呢?
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莫让金钱迷了眼!
皮卡丘是男生,说实话并不赞成“零彩礼”的婚礼。
结婚该不该收彩礼,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而由于彩礼引发的各种“笑话”甚至是“悲剧”也是屡见不鲜。
这不,3月18日,二月二,龙抬头这天,河南永城,10对新人集中举办零彩礼婚礼。更有新娘代表豪言:我嫁的是爱情,我要的是能陪我一生的爱人,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彩礼聘金。
说实话,我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很为她们的勇气打call,一副嫁给“爱情”的样子,怎能不让我们这种吃瓜群众为之祝福呢?但是,皮卡丘对于这样的事情只能理解,但不太会接受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说白了就是,如果我有女儿的话,我是无法接受“零彩礼”的。
先不要喷,我有自己的理由。要知道女方家为什么要收“彩礼”那就站在女方的角度想一想,这彩礼该不该给?为什么要给?
“明媒正娶”。这个词大家肯定都认识,在古代只有满足了“六礼”的算“明媒正娶”,不满足的算“妾”。你说这是糟粕,落后的思想,那为什么逢年过节不回女方家过节呢?
取之于男方,用之于男方。在我们这目前的行情不清楚,3年前是16w8,18w8的样子。我们这一般的会拿10w(这10w一般会给姑娘带回去,小两口自己存着),剩下的会置办嫁妆,办酒席,给亲戚回礼,难道要女方“赔了姑娘还赔钱”?有的拿多,有的拿少,套用一句话叫,“回是情分,拿是本分”,无可厚非
养女也要防老。“养儿防老”,那养了女儿呢?谁来养老?特别是远嫁的,家里有个急事都没人帮衬着,留点钱应急又是很过分的做法了吗?
- 给闺女留后路。2017年离婚率飙升至39%,多可怕的数据?就像我表姐,前姐夫出轨后离婚,现在她一个人要养四个人:大伯前年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只能在亲戚厂里做卫门贴补家用,伯母早前也因为工伤,一直眼睛几乎失明,后来又查出其他的病彻底没法工作,只能祈祷这病不再复发或者恶化,还有一个刚上初中的儿子。我姐35岁,没文化,也是在厂里打工,刚查出乳腺癌做了手术,一家人只能靠低保生活,看着都心酸。
- 彩礼更多的是态度,是婚姻的试金石。如果男方连彩礼都不肯出,那嫁过去也不会被尊重。“因贵而珍”,事实证明付出的越少,得到的越容易,越不会被珍惜,不是吗?一万块和一百块买的表,你会更珍惜哪个?
皮卡丘认为彩礼必须要,根据男方条件给他们家底掏个洞,在可承受范围内掏到男方家心疼,这样他们才会知道女孩的珍贵。当然,彩礼只是一个态度,更重要的彼此相互关爱,相互理解。两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只有这样才能长长久久。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汤圆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20886267@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