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大多数吵架原因是,不懂得换位思考
我们总说对方不理解我们,其实我们真正的理解过对方吗?
刷朋友圈的时候看见了这副图片,深有感触。
不知道下面有蛇,埋怨女人为什么不使劲往上爬?
女人不知道上面有石头压着男人,埋怨男人为什么不多使一点劲拉自己?
双方都只想着自己的痛苦,却看不到对方的痛苦。
美国电影《the break-up》(分手男女),向观众展现了教科书一般的男女分手全过程。
男女朋友在生活的琐碎事情中矛盾重重。
女朋友认为男朋友不够关心自己,
她埋怨男朋友:“你为我做过什么事吗?你从来没关心过我!”
男朋友也很生气地说:“我不关心你,是谁陪你看傻啦吧唧的芭蕾舞而放弃了足球赛?”
这是不是我们大多数情侣的日常吵架模式?
女孩想要男朋友关心,男朋友却无动于衷,
女孩只能由温柔似水变成歇斯底里!
男孩们觉得女朋友无理取闹,无视自己的付出。
两人谁也不体谅谁。
电影最后,男朋友从朋友那里明白了女朋友的心思,
可却再也无法挽回了。
如果两人能够一开始就互相理解,换位思考,
最后也许不会以分手而告终。
托尔斯泰说:“咱们平等地相爱,正因咱们互相了解,互相尊重。”
换位思考,可以避免真心相爱的恋人,最终走向分手的结局。
02
不懂换位思考是由于自我服务偏差所致
大多数人们,总是认为一段感情中,自己付出的比较多。
知乎有很多网友提出过类似问题:在恋爱中,总觉得自己付出的多。
这是由于自我服务偏差引起的。
自我服务偏差,是一种心理学现象。
这一现象有很多外在表现形式,本质上,其实就是人们对自己的表现更加认可。
成功归功于自己,失败归于外界因素。
自己比别人优秀,而且付出的,永远比别人多,等等。
在心理学家的一项调查中,
49%的已婚男士声称自己承担了大部分教养子女的责任。
而妻子却认为丈夫只做了31%。
70%的妻子认为家里的饭大部分都是自己做的,
而56%的丈夫认为自己做饭更多。
导致这种差异的,就是自我服务偏差。
人们大多只能看到自己的付出而忽视别人的付出,
这种差异性就是引起对他人不满的情绪的根源。
人们总是很信任自己的记忆,其实记忆是会骗人的。
记忆就像一个优秀的剪辑师,把脑海中曾经的经历甚至别人的经验,
剪辑重组后播放给自己看。
美国华盛顿大学心理学家伊丽莎白·罗夫特斯做过一个关于走失的实验。
她找了几个从没走失过的人,谎称他们的父母说他们曾经走失过,让他们具体描述出来。
人们在实验人员的暗示下,这些人惟妙惟肖地讲述出自己走失的细节。
所以,我们主观认为的事情,其实并不一定是事实。
所以,不要再纠结于自己是否真的比对方付出的多。
试着去换位思考,才能减少矛盾。
03
人与人之间相处,要多些了解少些责怪
所谓的换位思考,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
有一个小故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头猪,被饲养员捉了出去。
猪奋力嚎叫,挣脱。
旁边畜栏里的绵羊和奶牛被猪的嚎叫吵得心烦,
不禁埋怨道:“至于吗?我们经常被牧人捉去,都没像你这样大呼小叫的”
猪听了回应道:“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啊!”
所处环境不同的人,是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的。
因此,我们对他人的经历,会按照自己的想法理解。
如果我们能够换位思考,以一颗宽容的心去了解,关心他人,
那么人和人之间,便不会出现那么多无谓的争吵。
高尔基在《与世隔绝》中写道:“如果人们不会互相理解,那么他们怎么能学会默默地互相尊重呢?”
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无论是在情侣间、夫妻间、还是任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
都是维持和谐的重要因素。
我们应该去了解对方,而不是一味的埋怨。
埋怨只能让两颗心渐行渐远,如果你还珍惜你们之间的感情,
就请从改变自己开始,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埋怨。
当你主动尝试去了解对方之后,你会发现,对方也开始试着理解你。
拿破仑·希尔说:“懂得换位思考,能真正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看待问题,考虑问题,并能切实帮助他人解决问题,这个世界就是你的。”
性格不合的话,需要双方努力的,单方面努力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但是你需要找她好好谈谈,如果还想过日子,那就得尽量都不要发脾气,有不顺心的事可以找地方发泄,但是不要发泄到对方身上,不然你们迟早会完蛋的。你们可以有空的时候做作运动,吼吼歌什么的,反正能发泄就行。然后不怎么吵架的时候,闲了就多沟通沟通,多聊一些美好的事物,切忌不要憧憬未来,要脚踏实地的来,努力奋斗,好生活自然就来了,不切实际的许愿只会在没有实现的时候增加失落感。
你们必须尽早沟通,不然离婚是迟早的事,要有危机意识,但是不要想着离婚
两个人走到一起不容易,这么多年更不容易,不要轻言放弃,有问题就想办法解决,都不是三岁小孩子了,道理讲明白了都知道要怎么做的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汤圆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20886267@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