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要到了,全国人民都在欢天喜地迎接一年一度的大血拼。许多禁不住诱惑的亲们发现,购物车里一不小心就放入了很多东西。就连邻居的老外,也跟着凑热闹,得意洋洋地对我说:“双十一到了!我已经选好我要买的东西了!”看着他那和灰太狼憧憬喝羊汤一样喜感的笑容,我顿时领悟到喜欢购物是全世界人民的爱好。
为何人们会觉得购物很愉快呢?这是因为大脑接受到新鲜事物的刺激时,会增加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是由大脑中的奖赏中心--多巴胺中心所分泌。这种物质的主要作用是在神经系统传递兴奋愉快的信息。
人们在购物时,看到商场里或者网店里五光十色的欢乐场景,一想到崭新的衣服或物品入手时的愉快,大脑里的多巴胺水平就开始飙升。于是,购物所带来的快乐体验被大脑记住,使得大家一想到购物就快乐。这就是为何每逢“双十一”,大家都和过春节一样高兴。
强迫式购物——“剁手也要买”
“双十一”买东西的确实惠,可有些亲们却发现自己“每逢佳节必剁手”。 购物季狂欢到最后,买的不是快乐而是烦恼。因为难以克制的消费冲动,让信用卡账单上的数字激增。更有甚者是有些亲们收到包裹后才发现,血拼来的东西根本就是用不着的闲置。
难以克制的“买买买”是一种强迫性的行为,心理学家将其称为“强迫性购物”。 强迫性购物(又称购物癖)是“由不可抗拒、无法控制的冲动引发的过度的、不计代价的购物,并在购物上花费大量的时间——通常由负面情感引起,最终导致社会、人际和经济上的困难”(Kellett & Bolton,2009)。
狂欢后的落寞——强迫式购物者的痛点
购物的确让人感到愉悦,但很多人在购物的兴奋体验消失之后,又会陷入沮丧状态中。
首先,对冲动消费难以克制的人群,可能是对购物产生的快感依赖成瘾。上文提到的多巴胺和“成瘾”密切相关,购物的刺激会增加多巴胺的分泌,如果不能找到其他方式释放负面情绪,就会让人从心理上对由购物带来的快感产生依赖。
而多巴胺带来的情绪缓解只是暂时的,当多巴胺回复到正常水平时,情绪依旧会回归到购物前的状态,这时就会感觉失落。换言之,引起我们心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没有被解决,依靠购物调节,指标不治本。
其次,行为表征是解开情绪问题的密码,难以克制的强迫行为可能是不良情绪的症状体现。有些不停重复着购物活动的人,可能是生活事件引起的负面情绪没有得到充分释放,所以引起了强迫式的反复购物行为。
而强迫性购物之所以会引起痛苦,是因为强迫行为的发生往往是违背意愿的,所以人们会有意识地反抗这些强迫行为:一方面极力反抗重复且无意义的购物,另一方面又难以控制自己购物。此时,冲突引起了痛苦的情绪体验,所以这就是为何有些人在购物后会反复感到焦虑和自责。
因此,外显的行为只是表象,它往往对应着内心难以表达的情绪。
守护钱包,守护生活
购物癖引起的不仅仅是心理不适,还会引发财务危机,进而影响生活质量和人际关系。所以,这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应该被摒弃的。控制不住消费冲动的亲们,可以先试试以下方式:
管理好每月财务收支
现在的支付方式都使用虚拟货币,无论是信用卡、网银还是手机支付,都给人一种心理错觉:我好像没从口袋里掏钱。所以,想戒掉购物,可以试试定额储蓄、每月预算、及时记账等财务管理方式,提前做好现金规划,并及时知晓自己的支出情况,在花销超过预算时赶紧制止。
平时多培养业余爱好
这些爱好非但能陶冶情操,还能在空虚时给生活增添点颜色,在遭受压力和焦虑侵袭时帮助我们舒缓不良情绪。所以,想戒掉“买买买”,找一个能替代的活动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建立健康的社交关系
人们往往用购物来弥补关系的缺失,这种关系缺失就是我们上文所提到的“生活事件”的一种,比如成长中被父母忽略,工作太忙而没有时间社交、恋爱,婚姻关系结束等。这时,买到手的物品会变成引起注意力的替代品,物质满足所带来的心理平衡,暂时了弥补了关系的缺失。但这只是一种具有迷惑性的假象,因为内心深处对关系的真正需求并未被满足。这时,除了要鼓励自己走出去建立健康的社交关系,还要找个心理医生去疗伤,化解掉积压在心底难以处理的坏情绪。
学会用宽容的心态接纳自己的感受
人吃五谷杂粮,身体出毛病是正常的,出现心理问题也不足为奇。关注心理健康也不是让我们把自己锻炼得无坚不摧,而是在遇到情绪困扰时知道如何化解。一旦感觉过度购物给自己带来困扰,应当及时同家人、朋友沟通寻求社会支持,或向咨询师寻求帮助。
身体经常用反常的行为在发出信号,提醒我们要好好关爱一下心灵。购物是假的,需求是假的,情绪需要关怀才是真的。
References:
S Kellett,JV Bolton(2009),Compulsive buying: a cognitive-behavioural model. Clinical Psychology & Psychotherapy, 2009, 16(2):83-99
过去的双十一,讲究的是“薄利多销”,阿里给个平台,商家拿出低折扣,然后获取最大限度的流量曝光,商家即便是一分利,但是销售的数量可能是以前的上万倍,总体是赚很多钱的。
同时,消费者购买到了实惠,因为买同一样东西,比过去价格相比,打了差不多七八折,这是共赢的结果。
但如今呢,双十一变味了,商家把表价做的虚高,看似原价999,现价99,感觉价格打了骨折,事实上,这个东西可能原价真的只是199。
最深的路,就是套路,消费者是被完全套进去的,各种优惠券有上百张,有限期局限在双十一当天,说白了,就是刺激你消费,甚至超出你的购买范围。
现在最可怕的是,双十一的活动是提前一个月开始做的,各种满减,各种优惠,各种秒杀等广告的释放,让你在浏览任何一个APP,都会弹出这个广告,为了啥?想找到本来不想消费的你,提前让你进入双十一活动页面,偶尔发个你几张优惠券,这样你这个客户就会变成准客户,因为你极有可能消费,因为天上掉下来免费的馅饼,你一定会中招的,这抓住了人们贪婪的心理。
当你提前一个月开始搜寻自己心仪的商品,和你双十一当天搜寻,是有天翻地覆的差别的。因为你可能在双十一当天有其他事情处理,导致自己时间不够用,就错过了。但现在提前一个月,让你把东西放在购物车,然后各种弹出广告每天在提醒你,你只需要一个冲动按下支付键,就买到了!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汤圆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20886267@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