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家人的微信群叫自家人。的确我们都是自己人,里面没有外人。
公公有30多年教龄的老教师,学习能力强,学会玩微信后,经常给别人的文章点评。他多才多艺,吹拉弹唱样样俱全,所以逢年过节,爷孙的钢琴、二胡、字画,成为雷打不动的才艺表演。
自家人因为有了老公公加入变得热闹了,也因为教会老人会玩微信,我们的老人没被网络时代丢弃,线上线下更亲近了。
一个微信群因为有老人的加入,更像一个大家庭了。你们的老人都在群里和你们互动吗?
我的微信“家人群”有三个,我家这边的亲属群叫“家和万事兴”;媳妇家这边的微信群叫“幸福一家人”,还有一个大亲戚群“叫“走亲戚、拉家常”。
其中,最热闹的还是“走亲戚、拉家常”,因为人数最多(约80多人),有时候很“吵”,尤其是过年的时候,响个不停……
科技改变生活,在微信上已经得到了印证。以前,当通讯没有这么“发达”的时候,很少联系;现在,有了这些聊天群,即使经常不联系的也可以“寒暄”几句了。
我认为家人的微信群非常有意义,可以促进亲戚之间关系,没事可以多走动走动。尤其是知道谁家那个谁是什么什么人,如果有事情了可以找哪个亲戚帮帮忙……
有些时候,我深深地感触到:能动用亲戚关系解决的困难总比找陌生人要方便得多,毕竟大家有亲戚这层关系,大部分都还是真心愿意帮忙的。所以,我很重视家人、亲戚的关系,我也愿意帮助亲戚、被亲戚帮助,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我觉得,微信群名字叫什么不重要,群里聊什么天也不重要,只要偶尔能看到这个群名称,看看亲戚们的聊天记录,我都会感觉到很温馨……
后来我终于明白了,家人亲戚微信群,会给人一种“归属感”。有一个微信家属群,我可以联系到群内的任何亲戚,这在以前是做不到的。
总而言之,微信增强一家人的凝聚力,相信大家都会感同身受。所以,没事聊聊天,增进下家人亲戚的情感,不辜负现在所拥有的大好时光,这才是最重要的。
感谢阅读!
看来现在是家家都有微信群,微信的确很方便啊!
看了好几个评论,还真没有和我家一样的!
我娘家这边叫“最亲一家人”,和大部分人说的“相亲相爱一家人”比较相似。
我爸爸家这边的微信群叫“程氏家族”,也比较简单的,但叫的不多呀😄
群里一般聊天是谁家有啥事,然后大家都说话沟通。或者是到了什么节日,大家互相祝福,发发红包热闹热闹!
再有就是谁让点个赞,去给砍一刀啥的,其实这是有点让人反感的事吧!我以前因为这样,有些人不给点,时间长也不给点(排除看不见),因为这个事我都伤心了,都不想和不帮我点赞的人好了,觉得自家人都不帮忙,心里很失落,感觉人都现实,后来再也不玩点赞的事了,也不砍价了,伤不起[捂脸]伤感情啊!
有和我家一样叫什么氏家族的吗?
说起家族群,我相信每个人肯定都不止一个,我也不例外。我呢,之前是有建很多,但因为某种原因在最后都解算了。
现在的我有两个,一个叫“幸福一家人”,这个是我老公家那边建立的;另一个叫“胡氏兄妹群”,这个呢当然就是我这边的群了。当你们看见这个群名后肯定会想为什么兄妹群呢?别的家里人呢?其实呢,从字面不难理解,就是姓胡的同一辈分的人所组建的一个群,目的是为了平时交流起来比较方便,说话不用考虑那么多,想说啥说啥。
平时呢,有空了,我们会把自己身边所发生的一些搞笑比较有趣的人和事在兄妹们在群里分享下,可以缓解每天工作的紧张心情;第二,如果谁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或是烦心的事,自己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在群里诉说下,人多力量大嘛,大家可以帮忙发表一下见解,使问题得到解决;第三,为了在放长时间的国假,比如说国庆过年时回到老家能在群里方便呼吁组织大家聚餐,培养兄妹之间的感情。因为我们现在每个人基本都步入社会了,有了自己的家庭生活,基本每个人都分布在五湖四海,外为了自己的生活而奋斗努力很少见面,这个群就比较方便不用一个个的问;第四,当然也有在过年时间段发些小红包的,也就是活跃一下气氛。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汤圆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20886267@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