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长要管理好自己情绪
虽然孩子越来越长大,家长的情绪控管能力也越来越差,很多时候可能不是孩子犯错误,而是家长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而导致的。家长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导致在和孩子沟通和交流的时候,总会把自己的情绪带给孩子,如果有控制不好的情况,就会开始用打骂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对孩子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和伤害。
在和孩子沟通之前,家长朋友们最好整理和控管好自己的情绪,在和孩子讨论问题的时候,最好能够有一说一、就事论事,先听听孩子的说法,然后再来判断对错。家长学会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这样才能够真实有效的和孩子沟通,并能够真正的帮助到孩子,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2】提前和孩子约定好规则
在和孩子进行沟通之前,最好能够先和孩子约定好规则。很多家长都会反映“孩子不听话了”,可是孩子怎么“不听话”的呢?孩子又做错了什么呢?其实都是因为孩子没有按照家长的意愿行事而导致的。所以想要避免用“打”的方法来教育孩子,最好先和孩子约定好规则,比如吃饭前要先洗手,玩手机只可以玩10分钟,睡觉之前只能讲两个睡前故事......
孩子很多时候不是不遵守规则,而是他们没有明确的规则去遵守。曾经见过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在大马路上哭闹,要在红灯的时候过马路,而他的父母在旁边只是不停的强调:“是红灯,是红灯!”随着孩子的哭闹,父母的声音越来越大,而围观的人群也越来越多,父母生气直接在孩子屁股后面打了两个巴掌,孩子顿时安静。其实孩子并不知道红灯的意义,而是需要家长给孩子教育。我们只要告诉孩子:“红灯停,绿灯行,见了黄灯停一停。”有些我们自认为非常简单的问题,其实孩子是完全不知道的。
【3】孩子犯错后要善意提醒
在孩子犯错误以后,家长朋友们不要着急的过于去惩罚孩子,而是要和孩子善意的提醒。有些时候孩子并不是真正的想犯错误,很多时候可能是孩子的能力达不到,还有些情况是孩子好心办坏事......等等。家长朋友们一定要去善意的提醒孩子,让孩子有意识的去规避错误,有些时候我们对于孩子的理解,更让孩子感觉爸妈对自己的关爱。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父母最好多去看一些书籍,学习一些育儿的文章,让自己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可能比直接简单明了的惩罚要来的有意义许多。
【4】若屡教不改可适当惩罚
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可能孩子会有自己的想法,主观意识也会越来越强烈。有些时候孩子会有些不听话或是违背规则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适当的给予孩子惩罚。但是家长朋友们一定要注意,所谓的“惩罚”并不是和“打”孩子直接划等号,而是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惩罚措施:
比如罚孩子靠墙站10分钟
比如没收孩子的心爱玩具
比如取消周末的聚餐
比如不能出去活动等等
这些都能够起到很好的惩罚孩子的作用和效果,我们只要让孩子改正问题即可,而不是一味的强调孩子的错误,而用打来解决问题是最愚蠢的说法。
通过以上的分享,希望能给家长朋友们一些参考性的意见和建议。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定要和孩子提前约定好规则,让孩子学会遵守,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要善意的提醒,让孩子规避错误,给孩子制定适当的惩罚,但是不要用打来作为惩罚的唯一标准。这样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才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够及时的改正,这样才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注:李姥姥话育儿,每天更新育儿干货,分享带娃妙招,与您一起携手育儿路!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汤圆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20886267@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