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有市场,也有比较有戏剧效果的是被黄巢杀了这种说法。
据说有一天,黄巢让皮日休作一首谶言式的谜诗,皮日休当时就说:“欲知圣人姓,田八二十一。欲知圣人知,果头三屈律。” “田八二十一”合一“黄”字,“果头三屈律”合一“巢”字,皮日休的设想尽管很巧妙,却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万万没有想到啊,黄巢满满一头的卷发。于是,这句原本纯为拆字组装的“果头三屈律”倒真成了对黄巢脑袋的讥讽。于是,黄巢当时就来气了,直接把皮日休宰了。
不过这个说法我不是很接受, 从文学角度来看,皮日休这则谜与他的诗词文章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说皮日休为报答翰林学士头衔,写首谶诗,也不是很说得通。何况还说黄巢爱才惜才,皮日休更没必要写这么一首降低逼格的诗。而且记载这段史实的是北宋时钱易的《南部新书》,距离黄巢起义失败有一百四十多年了,可信度存疑。
我还是比较认可皮日休是在黄巢失败后被唐政权所杀或者隐性埋名,销声匿迹了。古代历史并不会完整记录每一位历史名人的生与死,而大多只记录一些高兴事迹或者奇闻异事,皮日休之死没有记载也属情有可原。不管皮日休忠于黄巢也罢,身在曹营心在汉也罢,从法理上都属于唐王朝的叛臣,被杀或者逃匿都是讲得通的。
当然也有一些文献记载,说皮日休不是被黄巢所杀,如《该闻录》:“皮日休陷黄巢,为翰林学士,巢败被诛。”不过确实也无法印证皮日休之死为唐政权所杀。
个人见解,欢迎讨论。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汤圆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20886267@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