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丧事24拜礼
24拜礼(三叩九拜二十四叩首,3次到香案前上香、献酒、焚金纸,九个方位叩首。)十里乡俗不同,现以前7后8 中9拜介绍如下:
主拜人先向左右司礼施礼之后,回到正位,在芦席中间站定,弯腰一揖,挺直身子,行到香案前,作揖、下跪,三上香,叩头,平身,作揖,后退一步作揖;
前7(右3,左3,中1拜):右3:迈步右跨至祭桌右角,先作揖,再下跪,挺直身子,再叩头触地,然后站起作揖,算是完成一拜之礼。接着叩头,平身,作揖。三拜之后,迈步回到香案前,作揖。左3:迈步右跨至祭桌左角,先作揖,接着叩头,平身,作揖。三拜之后,迈步回到香案前,作揖。中1拜:接着叩头,作揖,向前一步作揖,下跪,三祭酒,叩头,平身,作揖,后退三步一步一作揖;
后8(右3,左3,中2拜):右3,左3与“前7相同。中2拜后作揖,向前三步,一步一作揖到香案前,下跪,焚金纸,哭。叩头,平身,作揖,后退二步一步一作揖;
中9拜(右3,左3,中3拜)右3,左3与“前7相同。中3拜后作揖,向左右司礼施礼,孝子谢客。
其他祭拜人在主拜人三步以后原地跟拜。
共磕二十四个头,故称“二十四拜”。
短十二叩
入场先作揖打躬,跪地四叩首、起身作揖打躬、直行(路径长的话,走步时可以作揖打躬)至祭台前、作揖打躬、分次接过台案上的三炷香自左低起上扬传递至右、作揖打躬、直跪下以后接酒,(接酒是高接低传,意为祭奠亡灵)三盅酒递完,四叩首、起身作揖打躬,回身至入场地点,作揖打躬、跪地哭拜三声、四叩首、起身打躬作揖。礼毕。退场时事主家还会给你叩首道谢,假如事主陪客以你的长辈为主,这时还要回叩首表示尊重。礼节虽然繁琐,只要掌握规律也好操作,记住行步必有作揖,叩首位置和数目不错就行。
三拜
拜礼重复三次。三拜要行跪后两手相拱于地,俯首至手,重复三次。古人使用三拜礼有三种情况。一是遇特殊行三拜,以示情切;二是主人对众多客人行三拜礼,以示普遍行礼;三是佛教以三拜表示身、口、意三业归敬。三拜始于先秦,经过近代,至现代后较为使用。
九叩
连续三次一跪三叩首。该礼节是清代时最庄重的大礼,行礼时,先放下马蹄袖,然后跪下挺直上身,将右手伸平举起到鬓角处,手心向前,然后放下,再举起再放下,连举三次站起。如此大礼民间一般不用。仅在人们描述本地最高大礼时与“三拜” 联用,称“三拜九叩”为最高礼节.对帝王表示尊重。
我收藏的民国四年印刷的《礼文汇卷》十三卷中主祭者与亡者关系不同而有差别,儿祭父母礼如下;行家奠礼,执事者,陈设,设香案,设食案,设酒樽所,设盥洗所,设鼓乐所,设香楮,设果品,设看馔,一应皆设,申炮,鼓初仪,钟初呜,中乐初吹,小乐初奏,(鼓再仪…鼓三仪…,各乐器均各共呼三遍)钟鼓齐呜,奏小乐,孝子就位,跪,卧杖,稽颡(四次),拉杖,起立,诣盥洗所,搁杖,授巾,浣洗,洗毕,拉杖,复位,:诣香案前,跪,卧杖,行上香礼,初上香,亚上香,三上香,焚香,献楮钱,化楮钱,酌酒,授爵,灌酒,酹酒(三次),反爵,献果品,献香茗,小乐止,俯伏,读文……(再动鼓乐到食案行三献礼,每一献后退香案前稽颡四次)最后行辞神礼,共需约一个小时。我解放前读私塾学国学,民国四年即公元1915年印刷的十三卷《禮文滙卷》是私熟先生送给我的,现我仍为周国数十里内的婚丧寿修造等事执笔。注意“拜、兴"只可用于吉礼,不用于丧礼。(文老头81岁)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汤圆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20886267@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