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传》中,确实有个挺有意思的情节:芈姝与秦王大婚完毕,洞房花烛之夜,新婚夫妻入洞房安寝,而芈月则与从楚国带来的其他两名媵妾,守候在洞房门外的,不眠不休,彻夜“值班。”而且,这一守,就得是三夜。
这几个“守门员”,竟还为了“谁守上半夜、谁守下半夜”的事,争执了起来。芈月当然是不会争得,她要兑现自己的承诺:“永不侍寝。”只是那孟昭氏和景氏,却互不相让,都争着要守下半夜。
答案和理由也由景氏的口里亲自说出:“谁不知道,上半夜大王要与王后欢好,自然是不会让我们进去服侍的。如果让我们进去,也会是在下半夜,王后疲于应对,而大王却依然兴致勃勃,我们就有机会进去服侍大王了。”
两名媵妾为此争执竟毫不脸红,根本不像是“从未接触过男人”的处子。按常理论,两名未出闺阁的少女,要初次服侍男人,定当会娇羞不已,畏首畏尾的,怎能像她们这样“如饥似渴,不顾廉耻”呢?
而通过孟昭氏与景氏的谈话,我们也明白了媵妾的“作用”以及大王新婚前三夜,她们要守候在洞房门口的意义了。王后芈姝在出嫁之前,也是闺阁女儿,未曾经历夫妇之道,而秦王却是风月场中的“老司机”了。但老司机也有“超速行驶、刹不住车”的时候——毕竟是新婚燕尔,精神焕发嘛。
这样安排的意义就是担心芈姝彼时已筋疲力竭,难于应付,秦王却依然兴致如初,锐气不减。如果芈姝中途退场,必然会惹得秦王扫兴气恼,冷落王后的。所以,这几名守候在洞房门口的媵妾此刻就要作为“候补队员”接替上场——完美打完下半场,直到让秦王尽兴为止。
说白了,这媵妾就相当于“通房丫头”,只是比通房丫头的名分还要高一点。而且,出身也不能太低贱。就比如芈月,她本是楚王庶出的女儿,跟芈姝同父异母,身份也算得上尊贵了。那孟昭氏是楚国重臣、昭阳令尹的亲妹妹,而景氏的哥哥也是在楚国威震四方的人物。
总而言之,她们虽然是芈姝的陪嫁媵妾,身份却也不能太卑微低贱,以免辱没了芈姝和秦王的身份,即便是媵妾,也是要出身名门、身份尊贵,这样才能彰显出楚国“嫡公主”的高贵出身。
因为芈月与孟昭氏和景氏都是芈姝的陪嫁媵妾,按照当时的媵妾制度,在大王与王后大婚之时,必须连续三夜都在洞房外守着。
媵妾制度盛行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媵妾是指跟随正妻一同嫁到夫家的女子。
规格最高的是姐妹同嫁,中等规格的是宗族女子同嫁,最低规格是侍女陪嫁。
媵妾的地位要比妾的地位高,有正式的身份可以出席正式的宴会。
《芈月传》中,楚国嫡公主芈姝嫁给秦王为后,陪嫁的规格自然很高,芈月是她同父异母的妹妹,而孟昭氏与景氏都是宗族女子(芈姓内氏族很多,比如熊氏、若敖氏、屈氏、昭氏、景氏、彭氏等)。
芈月的身份比孟昭氏与景氏要高,衣饰上就有区别。秦王与芈姝的婚宴上也是由秦宫中的魏夫人与芈月陪坐在两侧。
新婚之夜,芈月与孟昭氏、景氏在殿门口守夜。孟昭氏打个呵欠说:芈月妹妹,咱们三人就这么守一夜?
羋月:依照礼法,新婚三日,媵妾必须守着服侍,好在只有三日,三日之后就有玳瑁珍珠贴身侍婢来服侍,忍忍吧!
其实孟昭氏这样问另有目的,就接口说三人都守太辛苦,不如轮班,让芈月和景氏守上半夜,她守下半夜。谁知景氏争锋相对,立马戳穿她:谁不知你的心思,媵妾陪嫁守夜,不过是为着夫君兴致来了可以随时侍奉。上半夜大王与王后欢好,下半夜谁守夜谁得便宜!
孟昭氏见景氏揭穿,就说:我敢打赌,这一夜大王不会召见我们三人中的任何一个!
景氏说那可不一定,孟昭氏恼羞成怒:你可真不知羞耻。
两个争吵不休,芈月说我守上半夜,你俩守下半夜。俩人才住口靠着板壁去打盹。
其实孟昭氏还真说对了,大王没召幸她们任何一人。寝殿内的秦王正与王后你侬我侬,关键是那秦王不是酒色昏君。
秦王把王后玉玺交到芈姝手中:姝儿贤惠美貌,寡人对你一见倾心。芈姝说有一样更珍重的东西她更看重,就是大王的真心。秦王自然说不负她的真心,把后宫交由她打理。芈姝说怕遭人嫉恨。
秦王:姝儿高雅脱俗,秦国立国数百年,寡人的王后必然是一个贤惠的王后,寡人淡漠色相,秦国的后宫一直很清净,如今列国纷争你死我活,朝堂上的事已经让寡人非常劳心,望姝儿给寡人一个和睦的后宫,姝儿可能办得到?
芈姝保证:臣妾定不会让大王受后宫纷扰!
秦王此时会对孟昭氏与景氏有兴致吗?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汤圆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20886267@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