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地飘起的冬雪,凛冬将至,春节的气息也逐渐浓烈起来。年夜饭作为我国人民必不可少的团聚大宴,也是转轴不息的生活中难能可贵的亲情盛宴。这个古老而又传统的节日仿佛具有神奇的魔力,每每当指针划到除夕夜12点,无论身处天涯海角,全国各地的人们都会执拗的回到故乡,团聚在饭桌前,叙述这一年的喜乐见闻。川渝地区,是外出打工人口最多的地区,他们的年夜饭是否具有不一样的滋味呢?
香酥可口
川渝人家年夜饭桌上最有代表性的头菜,是餐前大家,尤其是小孩子会吃着玩儿的酥肉,这道菜一般上午就做好了,长辈们早早起床,调好鸡蛋面糊,烧热一锅油,猪肉裹上面糊下锅一炸就行了。这道菜看上去没什么特点,但既然是川渝人民做的,就得强行上地方特色,比说:如在面糊里面调入花椒。炸好的酥肉拿出来,金黄酥脆,肉香扑鼻,当然这道菜还是其他菜的材料,比如说:酥肉炖汤、蒸红薯、土豆什么的。
到了正席,摆在餐桌中央的一半是两条鱼,一是剁椒鱼头,二是红烧鱼。每年吃年夜饭,长辈们都会说:“鱼”同“余”,象征着“年年有余”、“吉庆有余”。剁椒则预示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幸福美满。不过吃鱼的时候也有规矩,第一红烧鱼吃完一面才能翻另一面,第二是吃到最后,必须留一点在盘子里,这才符合“有余”的好兆头。
年年有“鱼”
在大鱼大肉旁边,一碗烧白,是川渝民间不可不品的特色美味,重庆农家筵席素有“三蒸九扣”的传统,烧白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烧白做法复杂,比较费时,以前一般只有逢年过节家里老人才会做烧白。除了肉、宜宾芽菜和老抽,朴实丰腴、肥而不腻的烧白没有过多华而不实的调料,食之本味是品尝肉类美食的极致,咸鲜里面透着甜,滋味妙不可言。
吃完正餐,当然还要来点甜品。中国北方人民的年夜饭上最后一道菜必定是饺子,而川渝人民的收官菜一定是汤圆。汤圆象征团团圆圆、幸福圆满。按照习俗,汤圆的数量上也会有许多讲究。平常大家一般吃会四个,寓意年岁无虞、四季平安。还在勤学读书的学子,大人就会让他们吃三颗,寓意三步登科,节节拔高。
吃完这碗汤圆,这顿年夜饭才算圆满收工,什么火锅、串串、毛血旺都是平时吃的,川渝人民过年可不是像大家想象的那样,一顿火锅就打发了。那么,你们家乡的年夜饭桌上又会有些什么菜呢?欢迎大家评论区进行留言讨论。
我小时候每到年根岁末,我爸爸会买一些猪肉,一点儿牛肉,我妈妈会压一些粉条。再做上一锅豆腐。这些天是我最高兴的最快乐的日子。因为马上就可以穿上新衣服了。我天天盼,盼啊盼,终于到了大年三十,我爸爸会给我们煮一锅猪骨头,我妈妈会给我伴上一个粉条凉拌菜。包上一大锅饺子,啊,真香啊,我从上午就等饭熟了,那煮肉的香味早已扑进了我的胃里,看到妈妈端上来的肉骨头,我大快朵颐。吃罢饭,妈妈把新衣服拿给我,我小心翼翼的叠好,放在枕头边。怎么也睡不着,想着我的新衣服,好好在伙伴们的面前显摆一下。现在我已经到了老年,但是仍然喜欢过年,不过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更关心的是春节晚会这道年夜饭,我想看小时候的电影明星,想听小时候的样板戏,想看看电视上新事物,不由的感叹,从新中国的诞生,到今天的祖国强大繁荣,人民的生活水平,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比古时候的皇帝皇妃都幸福。大年三十的年夜饭,品种齐全,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不管天上飞的,海里游的,快递立马就到。真是幸福的年代,又是酒,又是肉,放下筷子啃骨头。新衣服,肉饺子,现在是天天过大年啊。祝福祖国繁荣昌盛,祝福全国人民身体健康,越来越好,你我会看到更多更好的日子。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汤圆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20886267@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