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四大喜:“久旱逢甘露,它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婚媒嫁娶便占据其一。
中国婚媒文化很早便形成了文化雏形,从西周开始便已约定成俗,从一开始的询问女子芳名,到最后迎娶对方,其中过程复杂而讲究。
中国古代男女社会地位悬殊,男子可以三妻四妾,而女子一生一般只选择一男子托付终身,俗谚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说得就是如此。
因为古代女子不像新时代女性一般思想、经济独立,有四书五经、三从四德等加以约束,未来能否过得幸福,完全取决于男子。因此,婚嫁一事对于女子而言,更是一件马虎不得的终身大事。
关于“三茶六礼”中的三茶,其实两种说法。
一种指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洞房时的“合茶”;另一种特指完成婚礼时的三道茶仪式,第一道百果;第二道莲子、枣子;第三道才是饮茶。
第二种喝茶的方式又有讲究,第一、二道在男女双方接杯之后,双手捧着杯子相互深深作揖,然后杯子与嘴唇轻触即可,由家人收去后,奉上第三道茶再次相互作揖之后才能饮茶。
六礼指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礼仪过程,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等六种仪式。
接下来,也可以为大家一一讲解一下。
1.纳采
男方请媒婆到女方去提亲,若女方同意亲婚,男家才再去女家求婚,携带的礼物通常是活雁。所谓“昏礼下达,纳采用雁”,说的便是如此。之所以用活雁作为礼物,一是认为雁“木落南翔,冰沣北组”,合乎阴阳往来;二是认为雁失配偶,终身不再成双,取其忠贞。
2.问名
采纳之后,需要托媒婆再次到女方家里去询问女子的名字和生辰,准备合婚的仪式。问到名字后,再请当地的算命先生测算男女双方生辰八字,若八字互不相克,便即可结成连理。
3.纳吉
男方将占卜得到的吉兆告诉女方,表示可以合婚,得到女方同意便会备上聘礼到女方家去决定婚约。最初,用雁作为婚事已定的聘礼,后来礼品由雁逐渐演变成首饰、绸缎、戒指等。
4.纳徵
男女双方缔结婚姻后,男方通过各种繁琐的礼仪将聘礼送往女方后,女方家里需要回礼,可以将聘礼中的一部分作为彩礼退回,也可以将女方给男方准备的衣服鞋袜等送予男方。
5.请期
男方下聘礼后,再与女方择定结婚日期,需要再次备礼去女方家里征询意见。这项礼仪多从简,贫寒一些的家庭也可以直接省去,在“纳徵”的同时决定婚期。
6.亲迎
则是迎娶新娘的仪式,礼仪程序复杂,因为家境富裕程度而有所差别,也因各地的风俗习惯而多种多样,大致是由门外进入室内的全过程。像电视里“新郎骑白马,新娘坐花轿”的迎亲规模,一般只会出现在豪门贵族。
古代结婚没有法律约束,但古人信奉神灵,三茶六礼可以让结婚双方取得祖先神灵的认可,以此来履行对父母及亲属的权利与义务。在古代,男女结婚若没有完成“三茶六礼”,婚姻便不被承认,更算不得明媒正娶。(图/网络)
我国在历史长河中,生活中形成了许许多多的礼仪和习俗,其中婚俗中的三茶六礼就是流传较为久远的风俗之一,特别是三茶,更是广为人知。
三茶六礼据考始于周代,可以说是千年传承婚俗了。它是传统婚嫁过程中的一种礼仪,三茶指的是双方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和入洞房时的合茶,六礼指的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等六种形式。
古时候,男女双方如果没有三茶六礼的过程,婚姻是不能被世人所承认的,不象现代社会是以领取结婚证为法律依据。当然,传统要继承,现在现实生活中,大家对这种传统礼仪也比较认同,双方都相当重视,毕竞,结婚是人生的头等大事,双方将共同生活,开启美好的人生,翻开新的一页,所以它是重中之重的礼仪之一。
古代茶礼是我国婚礼中非常重要的礼仪,茶代表着坚贞不渝的爱情,虽然很多是指腹为婚,但是也只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婚姻中女方始终是弱势的一方,多数只能是接受的份,并没有太多的个人主观意愿,就更甭提婚姻自主了,一般都由父母包办。
有道是三茶六礼,明媒正娶!古代有三茶六礼,但也只是地方的风俗,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不过都大同小异,一般都是要得到双方家长的认可,结婚人的满意和亲朋好友们祝福!
我们客家人的婚俗也都差不多,也是媒人提亲,女方茶点招待是必须的最基本的礼节;男方带上礼物提亲,男方喝茶后,表示双方满意,再商议结婚事宜;婚礼时,大宴亲朋好友,收到祝福,喝有红枣、花生、百合和桂圆等的茶或糖水,寓意早生贵子、生活美满、幸福团圆、百年好合和甜甜蜜蜜,婚姻在亲人们的美好祝福中进入高潮!
![请问旧式结婚要备办三茶六礼,是哪三茶呢图3](/uploads/images/article/20230223/1677133890_63f7084222d90.jpg)
![请问旧式结婚要备办三茶六礼,是哪三茶呢图4](/uploads/images/article/20230223/1677133890_63f7084236c7f.jpg)
![请问旧式结婚要备办三茶六礼,是哪三茶呢图5](/uploads/images/article/20230223/1677133890_63f708424ce9f.jpg)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汤圆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20886267@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